上工申貝 | 美國福特、中國商飛都在用俺的3D縫紉機
發布時間:2015-01-04
“同樣稱為3D,我們已經進入了商業化,而不是等待市場發展。”談及2013年7月初收購德國KSL公司并涉足新鮮的“3D縫紉”領域,上工申貝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敏對記者表示,區別于當下熱鬧的3D打印,3D縫紉“并非發明了一個概念,然后等著市場的發展和需求,而是根據市場需求來設計裝備,并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完成縫紉”。
2004年,上工申貝入主德國杜克普愛華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DA”)。2013年2月,上工申貝再次“抄底”歐洲,于3月收購DA公司在歐洲的“老對頭”德國百福工業系統及機械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PFAFF”);2013年7月又收購德國KSL凱爾曼特種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(下稱“KSL”)。這兩項跨國收購,上工申貝耗資4.5億元。
在張敏看來,收購KSL和前兩大歐洲縫紉機制造企業不同,KSL更專注于定制縫紉,進行非標生產。“現在做席夢思、安全氣囊等,基本還可以有定型的東西,縫紉機頭在CNC的控制下,可以調整大小和形狀。但更先進的技術是按照機器人加上一定程序來控制的。”
“DA和PFAFF就是做一個夾層,譬如做一個弧形的形狀,然后跟著這個‘靠山’去做,這其實還是一種兩維的做法。而如果有了機器人,就可以按照程序縫制不同的立體形狀。”張敏給記者舉了個例子,“像飛機艙門,首先要輕,不能有很大的自重量,就要用碳素纖維,輕且堅韌,耐沖擊,這個有點像紗窗一樣,將一層一層的碳素纖維縫合起來,而且必須按照三維立體空間的曲線,由機器人縫制。”
張敏介紹,他2012年去美國福特公司走訪時,就獲知該公司汽車流水線上使用了10臺KSL制造的3維機器人縫紉機。2012年,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也曾花費100多萬歐元,購買了一臺3D縫紉設備,用于適應飛機上的不同需求,進行不同形狀的結構件縫紉。
不過,另一名縫紉機行業人士告訴記者,真正的自動縫制設備技術和3D縫紉并沒有真正開始。“縫制單元可以說已經成型了,相鄰的縫制機械工具合在一起,自動送料,只是將原來幾個人控制的現在變成一個人。”
張敏認為,用機器人根據程序生產可以省去開發模具的巨大成本,同時替代成本日益高漲的人工,盡管在未來若干年內還不會像現在的平面縫紉那么普及,但這種做法會越來越適應于今后市場發展的需求方向。“傳統縫紉行業已經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,競爭非常激烈,縫紉企業要將技術應用到服裝、制鞋、箱包等傳統市場以外,否則很難維持長遠發展。”
首創3D縫紉技術的KSL公司總經理Robert Keilmann表示,這種技術目前在汽車安全氣囊、環保過濾器、飛機輕質碳素纖維結構件等領域占有絕對優勢,更可以拓展到風力發電機葉片、客機壓力艙壁、直升機零部件等。“我們已經率先使用特別牢固的針體,縫制了一個客戶定制的金屬片,甚至還生產出了一種機器,把魚縫制在一起,使它們可以掛起來晾干。”
目前,KSL有1/3的銷售收入來自于3D縫紉。2012年,KSL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.5億元,凈利潤2653萬元,出口比例為80%。“現在還不夠大,是因為德國家族式企業資本的局限。”張敏表示。
據了解,目前KSL的產品價格在8000歐元至150萬歐元不等。上工申貝表示,通過此次收購,其在自動縫制設備技術領域處于全球行業第一的地位,在產銷規模上位列全球前三。
【編者注:據報道,上工申貝在德國、捷克、羅馬尼亞和中國共有6家工廠,在全球設有10家銷售子公司和完善的經銷商網絡,銷售規模已居世界第三。】
一知名縫紉機企業總經理告訴記者,目前全球縫制行業的老大依然是日本重機,2012年收入在30億元左右,其中常規和傳統設備仍占據主流,自動縫制設備較少,且客戶多為服裝廠。
“我們會把DA、PFAFF、KSL、上工各自的銷售網絡加以整合,在中國、東南亞、美洲、歐洲的銷售實行區域化統一管理,在這個過程中上工(歐洲)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三個收購品牌整合的平臺。”張敏說。
在2013年CISMA展上,3D縫紉機在國內“首秀”引眾人圍睹。當時,張敏就表示,隨著3D縫紉機首度現身中國大陸,讓人親眼目睹了它的神奇“表演”,要不了多久,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汽車內飾件廠商、航空配件與內飾件廠商等可能前來洽購,因為這樣的產品不僅可以讓那些廠商獲得高質量的產品制造水準,也可以從容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問題。
據KSL工作人員介紹,一臺3D縫紉機標配的最低價格約35萬歐元,可根據用戶的需求再增加一定的配置,當然價格也會水漲船高。
轉自:中國紡機 |